歡迎來到 美成達官方網站!
手機版
關注美成達
發布時間 : 2017-08-23 瀏覽人次 : 9877
最近拿著國別遞件數據,談了兩次外國人插隊的問題,讓投資者們叫苦不堪,更有人拿著該數據去解讀成20-30年排期,并讓投資者去呼吁關停區域中心計劃以便退款,更屬夸張。
有關專家指出,所有預測都是從現有數據所得,沒有考慮政策的變化,也沒有將減少排隊人數的一些動態因數納入考量,這會陷入片面的機械論段。
同時,我們也可以從2015和2016財年的數據能得出這兩年將致使2017-2019這幾年里面,外國人插隊嚴重的結論。但是,不等于2017財年,各國申請人數在第三個9.30“狼來了”的促銷下,會繼續維持在高位,中國今年不會了別的國家還會嗎?其實,2016年數據比起2015已有下降,狼來的邊際效用呈明顯遞減趨勢。更何況,我們預計不遠的將來,EB-5即將漲價,可能會插隊的人數也將暴跌。因此在2019或2020之后,哪怕簽證不放開,外國人插隊問題也將大大緩解,中國人可能又回到75%左右的簽證配額。
那么,何來一年年被人插下去的20-30年排期論呢?
好,今天這些問題暫時不展開討論,來看一篇John Shen(RCH區域中心)的文章,他們發起了游說解決簽證配額的雨花石基金,參與過不少議員的EB-5教育說服工作,今天就來看看他對于排期問題的看法。
自從2014年10月在芝加哥的美國移民律師協會EB-5大會上,美國國務院簽證辦公室主任Charles Oppenheim宣布“簽證排期”即將進入投資移民類別,“排期”兩個字就不折不扣成為了中國申請人和絕大部分從業人員的痛點。過去兩年來,隨著每個月簽證布告欄上公布的當月“截止日期”被越甩越遠,排期阻礙也逐漸成為行業發展最大的桎梏。
排期速度放緩,申請人的心態也越來越悲觀。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心態與不少專家對未來排期的“理性”預測有很大關系。大家關心的焦點是“我到底要等多長時間”?特別是正在準備簽約投資的申請人,往往對此更加敏感。而專家們給出的答案,逐漸從兩年,三年,四年,五年一直到推展到現在“普遍接受”的十年。每一次更加悲觀的判斷似乎無一例外都來自于最新數據基礎上“縝密”的推理和“精確”的計算。然而,移民中的未來排期等候的時間真的可以靠數據來預測嗎?這樣預測的精確度又有多少呢?
排期原理一:不可預測性(過去的數據永遠無法精確預測未來)
預測未來的排期等候時間,專家們能夠使用的最新數據其實只有兩個:
(1)最新排期等候時間(本月簽證布告欄公布的截止日期與今日日期的差);
(2)決定簽證數的幾個變量更新(已經遞交申請人的總量,批準率和每個家庭平均人數等);
什么是最新排期等候時間呢?
讓我們用簽證布告欄數據來舉例說明:2015年5月是EB-5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排期的月份,當月的截止日期是2013年5月1日。也就是說,僅有2013年5月1日之前提交I-526申請并在2015年5月或之前獲得批準的申請人在2015年5月可以擁有簽證名額,啟動移民簽證程序或者提交I-485申請。注意這個最新截止日期的數據講的其實是過去的事情,影響到的申請人應該是兩年前,也就是2013年5月前后提交I-526申請的人。這“最新數據”其實只是過去時!
同樣情況,決定簽證數的任何變量,都是對過去一段時間內申請和批準流量的統計,也是標準的過去時,與未來無關。更重要的是,市場條件,審核標準,項目運營等多種影響因素都在不停變動,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迫使批準人數劇烈浮動。因此,這些變量對未來的預測價值非常有限。
過去三年以來,我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每一次提到排期預測的時候,作為美國簽證排期唯一官方發言人的Oppenheim主任都只會謹慎提及“未來一年”的預測,并且非常小心的補充說明這個預測本身也有高度的不確定性。這說明了一個道理:對未來簽證排期的預測,由于僅能使用過去的數字,最多也就只能覆蓋未來的12個月,超出這個時間范圍的預測則完全不具備精確性,因而也沒有任何意義!除非申請人的I-526已經獲批,優先日距離最新公布的截止日期短于3-4個月,否則這種預測沒有任何幫助,誤導可能性很大。而作為還在猶豫中的申請人,光是未來花在I-526審批上的時間就會長于12個月,真正由排期決定的等待時間都發生在I-526批準之后,那么預測自己未來的排期長短又有什么實際意義呢?
排期原理二:物極必反性(排期累積到一定程度大幅度削減)
投資移民出現排期的歷史只有短短兩年多。相比之下,美國很多其它移民類別都有著更加悠久的排期歷史。而縱觀各個移民類別,詳細研究所有排期變動的歷史數據,我們能夠發現,排期變動大致上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體現為排期長度的周期性震蕩,在每個周期的開始階段,排期都會逐漸累積。這個過程也許長達幾年,但排期累積到一定程度,都會“突然”短時間內大幅度削減,從而進入這個周期的結束階段。此后新的周期開始,排期會再次開始緩慢累積,直至下一次沒有預兆的大幅度削減,結束新的周期。排期的這種變化規律歸納起來,可以稱作“物極必反”和“周而復始”。
去過大型游樂場的朋友,不知道有沒有玩“過山車”的體驗。過山車在攀登頂峰的過程中,一般車的行進速度會降的很低,行進狀態體現為緩慢爬升。而隨著海拔越來越高,游客的緊張情緒逐漸加劇,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這個過程如同移民排期的積累期,眼看排期越拉越長,申請人的心情愈發焦慮。當過山車重心到達頂峰的那一刻,突然開始向下俯沖,以加倍的速度沿曲線軌道沖下來,一時間天翻地覆,游客的驚叫聲響成一片。這個過程很像排期周期的結束階段,排期縮短突如其來,而且速度極快。當過山車徹底滑行到軌道最低點時,所有游客都長舒一口氣,提著的心終于可以放下。而此時的狀態又很像申請人排期大幅消除后那釋然的心境。這種過山車的心情體驗就是簽證排期一個周期的心情體驗。
雖然我們無法準確預測投資移民排期“突然性”縮減出現的具體時間,但是,當我們看到周圍的人心情越發焦躁不安,不少人嚷著放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我們知道,那個排期突然縮減的時刻正在無聲的走近我們,比我們想象中距離我們更近。
排期原理三:解決方案多樣性(多種方式,不同程序可以解決)
解決排期問題到底有多少種方法?除了美國國會通過立法手段可以達到此目的,美國移民局和國務院也分別可以行使行政手段,從不同角度對入境程序甚至名額進行調整,從而緩解或消除排期的壓力。
據了解,通過國會立法的方式把“一個家庭一張簽證”的條款加入到EB-5新法案是完全具備可行性的,而最近一個月這方面的國會游說進展堪稱突飛猛進,振奮人心。目前美國大多數的從業人員已經充分意識到,沒有針對中國申請人的簽證名額開放,就沒有EB-5的明天。而以往糾纏于名額之爭的鄉村與城市派都不反對增加總的簽證名額,因為這樣做確實可以在預留一定數量鄉村名額的前提下仍舊有效保障大型城市項目的募資。
然而,目前美國國會的立法討論焦點還集中在一些更加棘手,影響更大的法案上,比如醫療改革,稅務改革,國會預算等。盡管最終能被各方接受的EB-5新法案此刻已經呼之欲出,但正式通過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新法案通過之日,就是“一個家庭一張簽證”落實之時。我們不妨充滿信心的拭目以待。
廣東美成達移民公司
商業|技術移民:400-873-5099 親屬移民及商旅簽證:400-873-5099 出國留學:400-889-6637
移民咨詢請掃二微碼
免費獲取資料
預約咨詢
24小時熱線: